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美麗療情(Love is All You Need):人生,隨時重新開始


很多時,生活都會給我們一些突如其來的驚或喜。重點不在於事件本身的好壞,而是我們應該如何去處理。我們不是聖人,也不是智者,遇到挫敗時,旁人幾多句正能量金句也未必受用。這時候,更重要的反而是自身的心理質素及態度。上星期剛看了一齣屬於「治療系」的電影─《美麗療情》,也許能給予我們一點心靈上的支持。


電影中,幾位主角都恰巧遇上些「意外」。Ida因乳癌關係要接受化療,療程後滿以為可重上幸福軌道,才發現老公早與後生靚女搭上;Philip老婆被車撞死後,就怨恨起全世界,甚至自己;Patrick為了得到爸爸認同,急著與只認識三個月的女友結婚,卻開始發現自己真正的性取向。眾人因一場婚禮相聚,幾天間卻令人生有巨大轉變。


人生每個選擇都很重要,有時候選了便沒有回頭的機會。Ida的老公說因為受不了看著Ida患癌而選擇出軌,結果斷送婚姻;Philip選擇封閉感情,專心工作,便導致與兒子關係疏離;Patrick忽視自己真正感受,直到婚前一日才醒覺,傷害了未婚妻。他們選擇去逃避問題,結果問題沒有消失,反而像雪球般愈滾愈大。選擇沒有對與錯之分,但我們必須承受到每個選擇帶來的後果。


主角們的人生也許不順利,但最後都能勇敢去面對,電影說,這全都是愛的力量。為了不令愛的人失望,於是勇敢去面對自己的挫敗。結尾,一向喜愛平淡的小女人Ida放棄了老公,除下那頂掩飾病情用的假髮,帶著一封醫院寄來的信,前去意大利找真愛。Ida與Philip一同打開信件,然後愉快地看日落美景。這幕戲令人有種淡淡然的感動。愛令人變得有勇氣,也令生命充滿希望,而這種愛不止於男女之愛,也可以是親人間的愛、朋友間的愛。


電影於意大利南部的小鎮(Sorrento)取景,場景樸實、浪漫,特別詩情畫意。最愛Ida看到老公把女伴帶到婚禮後,一絲不掛地於冰凍的海中暢泳,像把一切挫敗都捨棄,重拾嬰兒時的赤子之心。「灑脫」是她最大的優點,也許經歷過生死,便可以從容地面對人生其它難題。Trine Dyrholm成功演繹這位樂觀灑脫的小女人,是這電影一大亮點。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罪迷宮(Prisoners):向上帝的一個控訴


上帝說,人有原罪,所以要承受苦難。
信徒視苦難為試練,非信徒則對每個天災人禍感到不解。
我們只想問,神,不是愛世人嗎? 難道就不能寬恕我們的罪嗎?
《罪迷宮》呈現的不只是一宗拐帶兒童案件,更是一眾受苦難的人向上帝的一個控訴。


電影由小女孩Anna與Joy的失蹤開始,分成兩條主線發展。第一條,由Anna的爸爸Keller Dover用盡辦法去尋找女兒。他發現到疑犯曾接觸過兩位小女孩,就認定他一定知道真相。於是,在無辦法之下,他決定綁走了智商只有十歲的疑犯,並對他動用私刑。Joy的雙親雖然知道這是犯法的,但亦選擇隻眼開隻眼閉。失去女兒的痛苦,將神的信徒變成魔鬼。


看慣Hugh Jackman做型男的樣子,他這次演的嚴父角色非常令人驚喜。戲中,他是很強硬的男人,盡力保護家人周全。所以即使發生意外後,他完全不放心將女兒的性命交給警方,寧願自己鋌而走險。在傷害疑犯時,Hugh Jackman演出在內疚與憤怒中的掙扎。而有一幕,講述他獨自到警局認女兒的衣物,當他認出Anna的襪子時,以為女兒遇難了,激動得全身抽搐,也非常精彩。


電影的另一條線,講述從未失過手的警官Loki追查真凶。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重要人物,例如:被藏於地牢的無名屍、全屋蛇的迷宮怪人等等。曾經他以為自己找到真凶,卻發現案件遠比想像複雜,而一切竟可追溯到十幾年前的兒童失蹤案。最後,他並不是找到真凶的人,卻成了破案者,救回小女孩。Loki是做事認真、英勇的一類角色,但他不是福爾摩斯,沒有天才的頭腦,個人與劇情也沒有什麼衝突可言,沒太多發揮,所以表現只屬一般。


電影的壞人都是苦難下的受害者,將由神引起的痛苦加予其它人,向上帝宣戰。這個命題很大很沉重,坦白說,《罪迷官》算拍得很好了。起碼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沒有悶場,劇情發展也能勾起觀眾追看的慾望。看後,心情也鬱悶了一陣子。不過,其拍攝風格相對簡單、平實,沒有其它大片精心雕琢的鏡頭,缺少了一點電影感。

P.S 演疑犯的Paul Dano憑上年的《書中字有夢女神》為人認識。受外型所限,他不能演正常角色,不然只會淪為公司同事的感覺,不夠搶眼。這次他演精神受挫的智障男,有極大發揮,也演得很好,值得留意。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鼓舞激情(Make Your Move):BoA跳入荷里活


對我而言,《鼓舞激情》的最大亮點是海報上那句:「《舞出真我》系列賣座幕後精英」
我很喜歡《舞出真我》系列的第一集,雖然劇情大路,但故事勵志,加上男女主角跳得落力,當時還是被觸動了。其後,很多人都說電影的續集們過於著重跳舞,情節不通,所以都沒入場看。這次看《鼓舞激情》,也是渴望看到一些新突破。


電影雖然還是勵志喜劇,但總算擺脫了傳統青春片的公式 (沒自信的天才,遇上心儀的女生/男生後,努力發奮,參加比賽勝出/獲賞識等等)。這次電影描述的是大人世界的殘酷。有才華,但未必有人賞識、甚至未必有人看到,工作完全跟興趣無關,只是為生活而做......這樣的情節應該會吸引多點年紀大的人看,容易有共鳴。


電影另一個大賣點是BoA。BoA由11歲已經開始練習跳舞,不到18歲已經成為亞洲天后。這次她在電影中,也有很多勁舞場面,甚至配合擊鼓表演,頗有看頭。至於男主角(Derek Hough) 亦是跳舞高手,曾得多個跳舞比賽冠軍。兩人大跳日本太鼓街舞「COBU」及踢踏舞,很有新鮮感。電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歌舞版,兩人即使在談情時仍在跳舞,喜歡跳舞的人應該會很投入吧!


也許BoA的演出經驗尚淺、又或者她已經有了洗不掉的天后氣質,總覺得她在戲中很成熟、淡定和高貴,少了那種屬於茱麗葉的純真及無助感。同時,故事安排她身邊每一個人都是好人,個個都喜歡她,想幫助及照顧她,也令這角色少了應有的情緒起伏。也許,她下次可以演獨立的女強人角色,應該會不錯~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殭屍(Rigor Mortis):麥浚龍的港產片結局


一直深信每個人都有專屬的才能,困難在於如何去發掘、培育,再包裝出售。麥浚龍一開始像盲頭蠅般闖入這個娛樂圈,結果負面評價不斷,大家只認為他是發明星夢的二世祖。沉澱了好幾年後,再出現的他好像脫胎換骨。所唱的歌、所拍的MV都漸漸有一個風格出來,於實驗與非實驗之間的曲詞、電影般精心設計的畫面,直到大家都認同他的才華。然後,每次他出新碟,大家開始有期待:今次又搵左邊個Crossover? 聽聞個MV好靚喎......。幾年間,麥浚龍成功儲了一堆知音人 (喜歡他的大概不會是捧偶像的妹妹)。

2013年,他的新突破是其處男導演作《殭屍》。電影找來以往殭屍電影系列的班底加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打造久違了的港式恐怖片,噱頭十足;另外,入圍多倫多影展、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等,也令人對《殭屍》萬分期待。


假如你問我這電影恐不恐怖,我會答:勁恐怖!
早前,朋友邀請我看了《殭屍》的優先場,結果大約1/3時間我都用手遮了雙眼。這電影沒有傳統鬼片「突然撲出來」的嚇人情節,也不是那種抓心理的恐懼。它是用畫面去震撼觀眾。畫面拍得好有美感,同時非常血腥、陰森。編劇很會捕捉觀眾心理,女性與小孩一向是弱者,需要被保護,但這電影安排兩者遇害、而且死狀恐怖,特別能令人感到不安。整齣戲的驚嚇效果算是做足了,而且也很欣慰麥浚龍沒有因為大陸市場而把這些鬼變成妖。


坦白說,這故事沒什麼特別,劇情完全是猜得到的。編劇也沒有訂下新的《殭屍》守則,例如,見到殭屍要閉氣,用糖引鬼仔等邏輯仍然存在。電影的結局(其背後的喻意)是我唯一被掀動的地方。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夢去繼續自己的人生,那怕是自欺欺人。港產片是走下坡的了,80年代的風光是沒有的了,我們看著那些無聊笑片,便說港產片回來了,亦屬自欺欺人。不知道麥浚龍為什麼會想拍這電影,但我想他大概也有相同感受?


整體感覺,電影有點超現實。對白、鏡頭、場景設計也不太自然和真實,但演員的演出是一流。一眾老戲骨說句對白都入肉過人,單看鮑起靜、陳友、盧海鵬、惠英紅等人做戲都值回票價。對比之下,男主角錢小豪還是被比下去了。


創作的自由很重要,往往很多人都為錢而放棄這種自由。麥浚龍很幸運,有創作才華,同時亦有足夠Support去建構自己的夢。也許不久將來,他會再Surprise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