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Osca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Osca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The Impossible 海嘯奇蹟:年度催淚冠軍



中學的地理老師,每當教到地震、火山爆發和龍捲風的課題時,總喜歡說:香港真是一個福地!還是初中的我們連《唐山大地震》也未讀過,當然未懂得自己是多幸運。直到2004年,那高達30呎的海嘯直捲南亞,新聞公佈的傷亡數字每日上升,電視裡的採訪片段像經過後期加工的災難片般驚人.......我們看著那邊的人被無情的災害奪去一切,才發現香港人真的很幸運。


這次想介紹的《海嘯奇蹟》正正是以南亞海嘯倖存家庭的真實故事改編,單看Trailer就已經令人非常感動。故事講述一個澳洲家庭去布吉過聖誕,結果卻遇上海嘯,受了嚴重腿傷的媽媽和大兒子被當地人救起,在醫院接受治療;而爸爸和兩個小兒子雖然沒受傷,卻因意外而失散了。此時,爸爸沒有放棄,並決定要走遍布吉,將家人一個一個尋回來!

整部電影有幾個部分令我很深刻,就讓我給它幾個「最」!


1) 最具技巧位 - 鏡頭剪接和音效
電影頭20分鐘都是講述一家人去遊玩,氣氛應該是很快樂的。然而,導演選擇一開始就將整個氣氛弄得很沉重。例如,片頭出Credit時,不斷播著的海浪聲、飛機上的氣流、大海的畫面再配著低沉的配樂等。這些設計都是在建立緊張的氣氛,直到海嘯真的沖過來時,觀眾激動的情緒便爆發出來了。另外,當媽媽被當地人在爛地上拖行時,鏡頭沒有刻意去影她的腿傷,反而將她痛苦的樣子和拖行者的鏡頭交替著,少了幾分血內模糊、卻多了點悲情。


2) 最搶呼吸位 - 非常真實的海嘯畫面
看著極高的巨浪掩沫了整間酒店,所有車、家具、人等等都被沖走,就如同親歷其境,看著生命如泥沙般被瞬間摧毀。然後再看到媽媽在大浪中攬著樹木呼喊時,我的呼吸幾乎都停頓了!直到她為了去救大兒子而被廢枝刺傷.......我才驚呼了個「啊!」字出來!

The Impossible
3) 最想閉眼位 - 媽媽突然嘔血
幾經辛苦,媽媽和大兒子終於被送到醫院。正當曾是醫生的媽媽想幫助隔離床的女病人時,自己突然也吐起血來! 這還不是粵語殘片的幾滴血,而是一堆血加上草根!!! 見到護士替她把草根從口中拉出來時,我立即閉上了眼,因為這...太像荷里活鬼片了!


4) 最令人勁喊位 - 3兄弟重逢
電影有幾個位都很可憐,會讓人暗暗流淚,不過令人最感動的當然是兄弟重逢的一幕!
哥哥一早以為兩個弟弟已經死了,卻竟然在醫院上重逢! 看著只有幾歲的豆丁大叫著哥哥:Lucas! Lucas!...然後再跑十幾米去相擁,真的很煽情! 話說電影公司於大家進場時,已經派定紙巾。結果於這一幕上,紙巾大派用場。


5) 最有意義位 - 不認識的名字,同樣的痛
戲名叫做「海嘯奇蹟」,結局當然完滿收場。然而,其餘數百萬計的災民卻沒有那樣的運氣。最後一幕,一家人終於搭上飛機,前往新加坡醫治和休息。哥哥看著貼在背心的「孤兒仔」名貼、爸爸看著寫上朋友失蹤妻女名字的紙條、媽媽看著手上被護士錯手寫下的陌生女人名字......大家都知道,自己已是幸運的一群。飛機外,那片被無情巨浪掠過的大地,仍然充滿著悲情。


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human spirit
看了電影後,更加體會到父母的偉大。其實大家都只是平平凡凡的人,父母只是比自己年長,最多強壯一點、成熟一點。記得電影中有一幕,影著5歲的弟弟靠著7歲半的小哥哥,要他為自己趕走螞蟻。父母都曾經是被受照顧和疼愛的「弟弟」吧。然而,在任何災難來到的時候,父母總會護著自己的子女,不會退縮。這種堅強和勇氣不是與生俱來,是由對家人的責任和愛而產生出來的。

如果世界捱得過末日,請好好珍惜家人。

P.S 這套戲的演員都演得很好,特別是演媽媽的Naomi Watts和大兒子的Tom Holland!

最後,這Trailer真的剪得實在太好了! 有一種把人叫到戲院的力量~ 現在再欣賞一次吧!


LIKE MY FACEBOOK PAGE :)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神,你存在嗎?



自少我就喜歡那些童話式的歷險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的《辛巴達歷險記》更加是我最愛翻看的故事之一。是次去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本也以為是另一套海上大冒險,沒想到卻看了一套極沉重的哲學電影。


這套電影大致分為三幕:
第一幕先交代PI的背景,讓觀眾大致知道Pi的性格、信仰以及他與另一「主角」老虎( 理察帕克)的淵緣。這幕戲最好看是PI去餵老虎吃肉那場戲,PI拿著肉的手已經伸進鐵籠,而老虎逐步走近,兩者像是在交流般注視著...這一刻亦令觀眾屏息以待! 就在那一秒間,PI的爸爸把他迅速拉走,然後要他親眼看著山羊被饑餓的老虎撕食,老虎的無情令他失去了童真和信仰。然而,觀眾仍不知道假如PI的爸爸沒把他拉走,老虎到底會不會傷害他。


第二幕是指PI上船後到歷劫歸來:(電影結尾前10分鐘)
坦白說,這幕戲完全沒我所想般驚險奇幻。起碼Pi並沒有遇到三眼巨人、吃人妖和其它神怪!PI最初跟4隻動物一同爬到上小船逃生,包括跛了腳的斑馬、拿了一堆香蕉上船的猩猩媽媽、邪惡的鬣狗和兇猛的老虎。鬣狗把脆弱的斑馬和正義的猩猩都殺了,正當PI氣得發瘋時,被驚醒的老虎替他解決了那隻鬣狗。但,PI卻要跟老虎獨處起來。



PI成功馴服了老虎。兩者一同在船上漂流,見過巨型鯨魚、瑩光水母、空中飛魚和大風暴等,兩者似乎亦變了對方繼續生存的動力。這些畫面,李安都拍得很美,然而,仍然沒能表達到這旅程有多「奇幻」(我明白英文名只是Life Of PI,但人戲院前我是完全沒有留意呀)。


接近尾聲,他們終於到達了一個奇幻的荒島! 早上可以飲用的湖水,晚上竟然變了酸液,把生物一一溶解。同時,PI在某朵花中發現人類的牙齒,嚇得他一朝早就跟老虎跑回小船上繼續海上旅程。這次,他們漂到墨西哥岸。老虎發現森林後,頭也不回地跑進去;而PI亦被當地人救了。

看到這裡,我的心已經為這電影暗暗打了分數:70。沒有高低起伏、沒有特別的意思,70是給成熟及用心的拍攝和逼真的3D...


此時,我沒想過的第三幕戲出現了:
PI說出第二個結局,亦是我所相信的「真相」。PI跟日本職員講了他跟老虎的歷險記後,日本人根本不相信。此PI只好講一個「說得過去」的版本。在這個版本中,跛了腳的是一名好心的中國船員、拿了香蕉上船的是PI的媽媽、殺人的是那個殘忍的廚子...眼看廚子把死去中國船員的肉去釣魚,PI媽媽禁不住跟他爭起來而被失去理智的他殺了。PI看著母親屍首被鯊魚侵食,終於爆發了噬血因子,把廚子殺了。PI,就是那頭老虎。



當看到少年PI邊說邊哭,而且把這個版本描述得很仔細時,我就突然驚覺這才是真正的結局! 這令早兩幕戲的劇情都變得合理了!第一,PI說過老虎在進動物園前是叫Thirsty的,只是後來登記人員弄錯了,將他的名字寫成理察帕克(Richard Parker) ,人的名字。第二,在一次大風暴中,Pi看到嚇壞了的老虎,忍不住大罵神,「為何要嚇理察帕克?!」。這也是訴說了他的不安和對神的失望。第三,那個食人島其實就是PI的心聲:神看似給予他一切,但最終也會全盤取回。

Life of Pi
結尾,李安巧妙地將老虎走進森林和PI的鏡頭放在一起,令觀眾更明白這個對過去「頭也不回」的其實是PI。


我一直認同神是存在的,但我卻沒有去相信任何一個宗教。記得在中國大地震後,我要去拍攝一個碩士的基督教課程。那時候一名中國學生哭著質問神父:為何神愛世人,卻要奪去他們的生命、家庭和希望? 神父沒有明確的答案,只是說一切是有原因的。我們只要信,亦只能信。那個看著別人嚎哭的下午,令我想得很多。看罷《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個問題又浮上腦袋了。

這些只是個人想法,電影中很多細位我也未能想清楚。也許應該要抽空看看原著吧! 大家有任何意見交流也都歡迎呀!


LIKE MY FACEBOOK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