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古文明救兵(The Monuments Men):為什麼我們比70年前的人還要蠢?
記得以往上歷史課,老師都很喜歡播電影給我們看,雖然很多都是「野史」,根本不需要寫落考試卷,但她卻認為這樣會令我們把歷史看得更透徹,能寫出更準確的分析。當時,我們看過很多關於二戰的趣事,包括希特拉是否有梅毒? 他是否因愛成恨才想要殺光猶太人? 其它國家是否有意讓日本偷襲珍珠港,好拉美國落這趟渾水? 這次介紹的《古文明救兵》是根據二戰時的真人真事改編,講的同樣是不為人知的歷史趣事,很適合像我這樣的歷史迷看!
話說,當年德軍到處搶掠歐洲各國的藝術品,並下令如果戰敗就要將一切毀滅!美國一群藝術工作者,為保護這些歷史悠久的藝術品,組成「古文明救兵」深入戰地,千方百計找出珍品的匿藏地! 當中,George Clooney飾演的中尉有一段對白很令人感觸,大意是:「你可以屠殺整個世代,人們總有辦法復興。但若你毀滅他們的歷史、偉業,他們就像未存在過。」這令我想起中國文革時,自己親手破壞自身的歷史和文明的舉動,實在令人心痛。現時大陸很多所謂的「文物」皆是後人為賺遊客錢而重建,完全失去意義。(而香港的本土藝術及特色也一步步給扼殺......)
電影著重呈現當年的歷史,沒有刻意加添戲劇性情節,真實感很重。特別深刻的情節是當兩個老兵收到家人的郵包,聽到家人的歌聲、吃著家人寄來的餅乾時,眼淚默默流下的一幕,氣氛平淡又哀傷。戰爭最痛是生死相隔,戰場上沒人知道下一秒是生是死,到底要多愛國才可以承擔與最愛的人永遠分離的恐懼及風險? 這電影中,也有士兵為救文物犧牲了。不是壯烈地跟敵人惡戰而死,只是在保護藝術品時,簡單一槍被擊斃,也有人誤中流彈,求救無援,失血致死。這樣的處理手法,更令人覺得生命脆弱,對軍人多添幾分敬佩。
雖然電影是以二戰為背景,但表達手法卻絕不嚴肅,反而有種美式幽默(也可以叫做大美國主義啦!)特別是當美國士兵拒絕法國女人的挑逗、眾人不怕死地在賭炸彈會不會爆、在蘇聯軍的屬地掛美國國旗等等,這些情節配上頗有喜感的角色,令電影變得輕鬆易明。唯一美中不足是電影有太多人物,最初的半小時還是會有點混淆,劇情也有點鬆散,如果可以刪走1-2角色,將戲份集中於幾位主角上,效果會更佳。
P.S 我一直都沒有特別喜歡George Clooney,不過室友在抱怨男友幼稚時,永遠都會講:「男人都係要到左George Clooney咁既年紀先會成熟!」然後就不斷形容George Clooney有幾咁型幾咁MAN! 相對他的外表,我比較欣賞他對電影的熱愛。不記得是何時開始,留意到原來他有監製,甚至導演電影,而近年,由《選戰風雲》到《Argo救參任務》、還有年頭的《一個葬禮四個失禮》以至《古文明救兵》幾部電影都相當不俗!然後,我也開始覺得他很型很MAN啦!果然認真工作的男人特別有魅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