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大師(The Master):解放受束縛的靈魂


兩次世界大戰是所有人的傷痛,到此時此刻,我們再讀起日軍侵華、猶太集中營及偷襲珍珠港等歷史,都會感到不可思議,更可況是當年有份參戰的士兵? 當年美國被日本偷襲後,兩國在太平洋連場激戰,終以日本於1941投降落幕。然而,不是每位士兵都可真正回歸和平。是次想推介的電影是以此為題材並奪得威尼斯影展銀獅獎的《大師》。

電影講述一位迷失心靈的退伍軍人Freddie遇上神秘教派的大師Lancaster,大師希望藉其「宗教」助Freddie擺脫錯敗的人生。雖然電影花了很多筆墨講述神秘教派和兩人間的互動,但我認為最觸動之處還是看那些被犧牲的一群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掙扎。

Freddie是非常戲劇性的人物。他在經歷殺人如麻、無止境等待、未能滿足的慾望後,成為性格暴躁,酗酒又好色之徒。別人當他是一個流氓,但他其實是一個弱者,希望透過酒精麻醉自己。大師在船上逼問他問題時,他回想起曾經有過的美好愛情。他承諾會回去找這個女孩,卻因為害怕束縛而沒有做到,成為他最大的痛處。後來他接受大師的治療,嘗試戒酒及控制情緒。

幾度掙扎、質疑及崩潰,Freddie跟大師的關係變得更接近。在一次訓練中,Freddie坐上電單車後不斷馳奔,最後卻沒有駛回來,大師也沒能找到他。此時的他是在類似覺悟的階段,在逃避多年後,他終於回到女孩舊居實現承諾。可惜,女孩早已另嫁他人。人生再次失去意義,Freddie又陷入逃避的漩渦。最後一次,Freddie跟大師於倫敦見面,他拒絕大師提供的協助,決定繼續過毫無「束縛(意義) 」的生活。

電影中的神秘教派被說是影射科學教,但我卻覺得這是一個像彿教的心靈治療方法。他們相信每個人的靈魂都有記憶,死後,它會承載我們的記憶去新的軀體。所以他透過催眠的方法分析我們潛藏的過去,讓我們對現世的事有更深明白。這不就像輪迴嗎? 不是有頓悟嗎? 不過到後來,大師推出第二本書時,卻將「尋找過去」的過程形容為「進行幻想」,以幻想解答心靈缺陷,令人感覺到更為空虛絕望。

特別喜歡Freddie最後將大師問他的問題,以玩笑形式去問其性伴侶,將曾經的信仰變成簾價的調情工具;曾經有曙光的人生再度墮落黑暗。

這套電影呈現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觀給觀眾,激發很多思考。雖然我們看似在和平時代,然而金錢戰爭卻不斷侵食我們的靈魂。在資本世界,我們最大的束縛是「錢」字行頭的可悲思想和無法打破的殘酷現實。有時候,也很想拋開世俗為我們訂下的對與錯,好好去讓真正的自己橫衝直撞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